標準心電圖波形 第一導程(LeadI)
P波:代表心房收縮的結果,通常不大於3小格(0.12秒),高度不多於2.5小格(0.25 mV),如果超過這個範圍,通常表示有心房肥大增厚的現象。
P-R間期:自P波的起始至Q波的起始,主要意謂著心房的去極化。其波寬一般介於0.12秒至0.2秒,即約3-5小格寬,P-R間期如果太長,通常表示房室結可能有阻滯狀況出現。
QRS 複合波:自Q波的起始自S波的結束,主要代表著心室的去極化,其範圍通常介於0.08秒-0.12秒,約2-3小格寬,如果超過這個範圍,通常表示有束枝傳導阻滯或WPW症候群發生的可能。
QT/QTc:QT/QTc的量測,是從Q的開始到T波的結束,其代表著左右心室去極化與再極化的時間,QT間期的長短與心跳速率成反比。藉由下列公式可進一步計算得QTc,一般QTc值約為0.41秒。
QTc = QT + 1.75 (HR – 60)
ST間段: 是從J轉折點後0.04秒開始,一直到T波開始間的電位變化,對於心肌梗塞、心肌缺血或缺氧,以及心肌壞死的症狀而言,是相當重要的評估指標。
縱軸表電壓(單位mV),每一個小縱格表示0.1毫伏,因此每1大格表示0.5毫伏。而橫軸表時間(單位Sec.),每一個小橫格代表0.04秒,每1大格表示0.2秒。
縱軸表電壓(單位mV),每一個小縱格表示0.1毫伏,因此每1大格表示0.5毫伏。而橫軸表時間(單位Sec.),每一個小橫格代表0.04秒,每1大格表示0.2秒。